大部分的馬爾地夫度假飯店基本上都有兩種類型的住房提供給遊客選擇,一種就是沙灘類的,另一種就是馬爾地夫著名的水上屋囉。而Robinson 提供的大致分為三種,沙灘花園屋(在沙灘上,但是沒有海景,簡單說沙灘第二排)、沙灘屋(簡單說沙灘第一排)、水上屋。而我們選擇的住宿方式是兩晚花園屋+兩晚水上屋,這樣的選擇可以有不同體驗,更可以把團費降低,算是兼顧的選擇方式。
Robinson的房子其實都蠻大的,基本上兩個人入住真的已經是綽綽有餘了。而在房子的設計上大致上都有兼顧到一點隱蔽性。而且以我們住沙灘第二排花園屋時,也很少穿越道別人的沙灘屋,大致上也都會繞一下路走到海灘。不過其實島雖然不大,但是初到迷路時卻也沒碰到幾個人,這是比較有趣的。不過後來研究過以後,倒是也搞懂了,不得不佩服這種小島路徑的設計,讓人不會一下就逛完整個島摸透她。
<客廳外是個平台,但是後來想想沒在那坐過,畢竟天天浮潛就覺得這花園沒啥好看...>
其實在島上住了幾天,會發現漂亮的房間是很不錯,但是其實海裡的美景才是最重要的。不過這是以我們喜歡浮潛看海中生物的人來說是這樣,有些純粹是想享受豪華設備的人,那麼也許花園屋甚至是沙灘屋就不那麼喜歡了。
另外以我自己的感覺,沙灘屋跟花園屋的差別是離海灘的遠近而已,因為沙灘屋為了達到有隱蔽性,所以房子前面都有種植植物,這樣的結果就是有了隱蔽性但是卻也沒什麼海景可看了。
而聽G.O.說少部分純粹是去浮潛或深潛的西方遊客,他們會選擇住花園屋以節省住宿費用,因為他們會在島上住上十天半月。不過我想這種假期長度跟荷包深度大概還是算好野人了XD。因為以馬爾地夫各飯店消費來說,不管是水上屋或是花園屋,其實對於即便屬於國民所得較高的西方國家來說,她也是屬於價格較高的國外旅遊了。另外G.O.也提到,價格較為昂貴的水上屋反而大多是東方人,這也是蠻有趣的。
拜訪日期: 2012.03
--